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

李朴 李朴〔宋代〕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宝镜 一作:晓镜)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浩瀚广阔的夜空中,月亮像宝镜般升起,月静风闲,万籁无声。
空中只有淡薄的云,遥望夜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映照得千里光明。
这圆月之夜,我仿佛看到玉兔在从桂枝边灵巧般跳跃,想落到人间。妖蟆呀你休要用你的阴影挡住我专注的眼神。
玉兔啊,你别落下,今夜我打算在银河更加清澈的时分,坐上仙人的木筏,与你相约仙境,携手共渡这美好时光。。

注释
皓魄:指明月。
宝镜:喻月。
仙籁:犹仙乐。比喻美妙的音乐。这里指风声,言月静风闲。
狡兔、妖蟆(má):皆月中之形,兔能生光,蟆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李朴《宋史》本传记载,“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考钦宗即位在宣和七年十二月(1125),此诗可能就作于次年中秋。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星·国学经典丛书 千家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简析

  《中秋》是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两联先写月之形状,圆如宝镜,后写月之亮光,普照千里;颈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有关月亮的神话,进一步丰满了月之神韵;尾联即由神话而生出畅游天河的美好愿望。这首诗借中秋之月来写自己内心的纯洁高尚,写景状物与传说想象融为一体,立意新颖,构思奇巧。

李朴

李朴

李朴(1063-1127)字先之,虔州兴国迳口(今江西省兴国县埠头乡凤冈村)人。生于宋仁宗嘉祐八年,卒于高宗建炎元年,年六十五岁绍圣元年,(公元一〇九四年)登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虔州教授,以尝言隆佑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忌者欲挤之死,朴泰然无惧色。徽宗即位,召对,言甚切直。蔡京恶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罢为四会令。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高宗初,除秘书监,未至卒。追赠为宝文阁待制。朴著有《章贡集》二十卷,《宋史本传》及丰清敏遗事并传于世。► 14篇诗文 ► 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陆游 陆游〔宋代〕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平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张元干 张元干〔宋代〕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刘著〔宋代〕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

APP会员免广告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