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陵东

佚名 佚名〔两汉〕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刦义公。(刦 同:劫)
劫义公,在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平陵这个地方的东边,长满了松柏和梧桐。
有一天, 不知什么人劫持了住在这里的义公。
这些人把义公劫持到高门大堂之下,
胁迫他交出一百万银钱和两匹快马才能赎人。
交出两匹快马的确已相当困难,更别说百万银钱了。
可是义公回头见到追钱的小吏,心中只有悲痛无奈。
义公心中悲痛得就像血在流淌一般。
只好带口信给家人,卖掉那头小黄牛凑钱来赎我!

注释
平陵:汉昭帝陵墓,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七十里处。与高帝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合称“五陵”。
松柏桐:指墓地。古代墓地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平陵东》属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这首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绑架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卖掉小黄牛凑线来赎身的故事。

  全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义公遭到了绑架。事情发生得突然,义公心中充满了惊疑恐惧之情。这绑架良民的行径是何人所为?“不知”句提起疑问,含煳得极好。联系下文的“高堂”“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观其行迹,真如盗匪,使人不能相信这是官吏行径。直来到高堂之下,才敢确定这劫义公的竟是官府所为。以“不知”故作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平陵东》是一首控诉贪官恶吏采用绑架手段敲诈勒索平民百姓钱财的故事诗,大约产生在西汉末年。《古今注》、《乐府古题要解》 以为此诗是翟义门人为翟义起兵讨伐王莽事败被害一事而作的,但这种说法与诗意不合。

参考资料:完善

1、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4-225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7005篇诗文 ► 69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悲翁

佚名 佚名〔两汉〕

思悲翁。唐思。夺我美人侵以遇。悲翁但思。蓬首狗。逐狡兔。

食交君。枭子五。枭母六。拉沓高飞莫安宿。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美严王思诗

应季先〔两汉〕

乘彼西汉,潭潭其渊。君子恺悌,作民二亲。没世遗爱,式镜后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大序

佚名 佚名〔两汉〕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