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鹰

杜甫 杜甫〔唐代〕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
竦起身躯,想要捕杀狡兔;侧目而视,目光深碧锐利。
只要解开丝绳铁环,画鹰就会凌空飞去;只要轻轻呼唤一声,画鹰就会拍翅飞来。
何时让它搏击凡鸟,我们就会见到凡鸟血洒草原的壮观景象。

注释
素练:作画用的白绢。风霜:指秋冬肃杀之气。这里形容画中之鹰凶猛如挟风霜之杀气。风:一作“如”。
画作:作画,写生。殊:特异,不同凡俗。
㧐(sǒng)身:即竦身,收敛躯体准备搏击的样子。
思狡兔:想捕获狡兔。
侧目:斜视。《汉书·李广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曲尽其妙”(《瀛奎律髓》),从而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起用惊讶的口气:说是洁白的画绢上,突然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这种肃杀之气,第二句随即点明:原来是矫健不凡的画鹰仿佛挟风带霜而起,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这首诗起笔是倒插法。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的起笔说:“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先从画鹰之人所画的角鹰写起,然后描写出画面上所产生的肃杀之气,这是正起。而此诗则先写“素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题画诗写于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末期,与《房兵曹胡马》约作于同时,是杜甫早期的作品。此时诗人正当年少,富于理想,也过着“快意”的生活,充满着青春活力,富有积极进取之心。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忠纲 孙微 编选·杜甫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2、 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3、 海兵·杜甫诗全集详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简析

  《画鹰》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绘画鹰的威猛姿态和跃跃欲试的神情,抒发了诗人自负不凡、痛恨庸碌的壮志豪情。开头两句点题,含惊讶之意;中间四句正面描写画面上苍鹰的神态;最后两句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诗人的思想。全诗笔触细腻传神,章法谨严,形象生动,寓意深远,是题画诗的杰作。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80篇诗文 ► 219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枝词二首·其一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唱歌 一作:踏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雨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