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菊

曹雪芹 曹雪芹〔清代〕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赋诗之余,又即兴随意作画,我并不为此入迷如狂;诗画本来就是小道,岂用为它费神思量?
饱蘸浓墨,画出菊的繁茂枝叶,巧施色彩,皴染出花瓣层层簇拥的鲜花。
菊花与菊叶浓淡相宜,远近有别,将随风摇曳的神韵点画,传递出它的阵阵菊香。
不要把它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摘,我想把它粘上屏风,借以抚慰一下重阳不得赏菊的寂寞心情。

注释
丹青: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
较量: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攒:簇聚。
霜: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国画中有泼墨、晕染等法,枝叶用泼墨,借浓墨以烘托花姿;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画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大观园题咏以后,经过海棠诗会,到菊花诗会,这段时间看起来还是大观园的“太平盛世”,但正统与异端的激烈搏斗;嫡庶之间的生死相争,已经连续发生。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年轻一代,在这座实际是危机四伏的“乐园”里,赏花饮酒,而衰亡的预感,也正在侵袭着他们的享乐生活。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宝钗是个绘画的内行,在第四十二回指点惜春画“大观园行乐图”的情节中可以看出,所以宝钗选择《画菊》这一题目,借此展现了自己全面的文化修养。

参考资料:完善

1、 哈尔滨师范学院中文系“三结合”编写小组,《红楼梦》诗词选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76页

赏析

  这是薛宝钗写的一首画菊诗。

  首联点题。其中一个“狂”字就活脱脱地把她自视高明的思想和盘托出。画菊并不难,只不过是依真菊而作罢了,而且是又“诗余”的“戏笔”而已。不知狂,原意指不知道是轻狂,实际上却是狂的表现。

  颔联则详细描绘了画菊的技法:那团团簇拥的菊叶,是用墨水泼洒而成,宛如霜雪般洁白的菊花,则是用白粉精心渲染。泼墨与染出,这两种中国画的精髓技法,在她的手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她以浓墨泼洒菊叶,以黑色映衬菊叶的多姿;而画菊的花瓣,她则不依赖线条的勾勒,而是巧妙地利用宣纸的特性,渲染出所要描绘的物象。如此作画,黑白分明,相互辉映,别有一番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画菊》这首诗,生动地写了如何画菊及菊画的神韵,也流露出薛宝钗自视清高自负不凡的思想。首联点题,写了画兴大发的原因。颔联写作画过程,突显了宝钗对中国画技艺的谙熟。颈联写“画”的效果,把实物实景与自己的想象幻觉融合在一起。尾联则点出了“画”的意义和作用。这首诗在艺术方面,是堪称上乘的,颔颈两联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花喻人、以人比花、人花相映,充分流露出宝钗自视高明、与众不同的思想情趣。而且全诗对仗工整,聚叶与攒花、泼成与染出、千点墨与几痕霜,都对得十分工整。

曹雪芹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129篇诗文 ► 42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庞垲 庞垲〔清代〕

万树凉生霜气清,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清荷叶,万点银花散火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高鹗 高鹗〔清代〕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鳞瞑羽迷谁与诉。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鬓云松令·枕函香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梨花,彻夜东风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