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正好·碧云天

王实甫 王实甫〔元代〕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云天蓝碧,黄花落满地,西风凄紧而猛吹,空中大雁从北往南飞。清晨经霜的树叶红得像喝醉酒的人的脸一样,都是被处于离别中的人的眼泪染成的啊。

注释
正宫: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端正好:曲牌名,套数首牌,曲调庄重、肃穆。
“碧云天”两句:化用范仲淹《苏幕遮·怀旧》词句:“碧云天,黄叶地。”
霜林醉:形容经霜的树叶像醉酒一样颜色发红。
离人:处于离别中的人。化用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词句:“点点是,离人泪。”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实甫著 张雪静注.西厢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25-129
2、 徐中玉 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9-261

创作背景

  这首曲是出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西厢记》是王实甫写于元代元贞、大德年间的杂剧。其中第四本第三折的主要情节是“长亭送别”。穷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千金崔莺莺相爱,但门第不般配,遭到老夫人阻挠。他必须去考取功名,才能实现美满姻缘。临行,崔莺莺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首《端正好》是崔莺莺在送别张君瑞时所唱的曲子。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343-349

赏析

  这首曲是在第四本“长亭送别”一折中崔莺莺送别张君瑞赴长亭途中所唱的曲子。此曲通过崔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因离别产生的痛苦压抑的心情。全曲短短二十五个字,把天、地、风、雁、山、林和主人公融为一体,描绘出一幅生动感人、色彩斑斓的画面,产生了和谐的韵律。

  迫于老夫人之命,张生只得上京求取功名,他和崔莺莺两人新结鸾俦,离别之苦可想而知。这时正值深秋,景色凄凉,正好衬托了两人心境。天高云淡,满地菊花正开,本来是很美好的。但是,“西风紧,北雁南飞”,暗合离愁别思。

  秋霜染红了树林,本来也是很美的,可在主人公看来,是哀伤的。“晓来谁染霜林醉?”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
王实甫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 12篇诗文 ► 9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澄碧堂

唐珙 唐珙〔元代〕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惜芳春·秋望

乔吉 乔吉〔元代〕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叶不禁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 佚名〔元代〕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