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出自宋代曹豳的《春暮

译文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注释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赏析此句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色,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诗人在静谧之中专注地聆听蛙声,表现出诗人的闲情雅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曹豳 曹豳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

注释
绿阴:绿树浓荫。
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
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
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赏析

  这首绝句写的是暮春三月的景象。繁花凋谢,树阴绿浓,莺啼声渐渐消歇,春草池塘的蛙声开始热闹起来。诗人选择的几个物象,花落、绿阴、莺老、蛙鸣,无一不是暮春典型景况,通过这些,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暮春全景。

  大凡写暮春的诗词,总是由惜春而充满着愁怨,尤其是对落花,没有不带有伤感的,如杜甫诗“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更愁人”(《曲江》)就是如此。黄莺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鸟,它到了春暮,叫声便遂渐稀少,诗人往往借莺啼停息前的鸣声,感叹春天的逝去。如王安国《清平乐》云:“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秦观《八六子》词,则将飞花、黄鹂(即黄莺)合成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春暮》是一首七言绝句,为一首描写暮春景物的,通过摹写花、鸟、叶,衬托出“暮”字,点明题意。明媚的春天已经悄然消失了,花儿落了,大地上已万木葱茏;莺歌歇了,青草池塘处处有蛙声。而后的一番感叹,抒发了诗人的惜春之情。全诗情致幽美,饶有意趣,诗中两两相对,把暮春时节那种繁盛和热闹的景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曹豳

曹豳

曹豳(bīn)(1170-1249)字西士,号东亩,一作东猷,温州瑞安(今属浙江 )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安吉州教授,调重庆府司法参军,改知建昌。绍定六年(1233 ),擢秘书丞 ,兼仓部郎官。端平元年(1234 ),除浙西提举常平,移浙东提点刑狱。嘉熙初,召为左司谏。与王万、郭磊卿、徐清叟俱负直声,时号“嘉熙四谏”。嘉熙三年(1239),知福州,以礼部侍郎召,为台臣所沮,遂守宝章阁待制致仕。淳祐九年卒,年八十,谥文恭 。刘克庄为撰神道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四),《宋史》附《曹叔远传》。《全宋词》辑其词二首。► 11篇诗文 ► 14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