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译文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注释鸳机:刺绣的工具。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大雪中行走的艰辛,并通过梦境回到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温馨生活的深深怀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文

李商隐 李商隐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就要到剑外任职路途很遥远,没有家你再也不能给我寄寒衣。
大散关的皑皑白雪足有三尺厚,往事如梦回想昔日为我弄织机。

注释
悼伤:即悼亡,指丧妻。东蜀:即东川,治所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散关:又称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
剑外:剑阁之外。剑阁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从军:指赴节度使幕。
鸳机:刺绣的工具。

参考资料:完善

1、 杨佐义.全唐诗精选译注(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49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09-710

鉴赏

  公元851年(宣宗大中五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诗,就写于赴蜀途中。

  起句“剑外从军远”,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剑外”,指剑阁之南蜀中地区。诗题“遇雪”而作,却从远写起,着一“远”字,不仅写行程之遥,更有意让人由“远”思“寒”。隆冬之际,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单薄,自然使人产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来。可是,诗人的妻子已经不在人间,没有人为他寄衣了。

  第二句“无家与寄衣”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痛楚未定,又要离家远行,凄戚的情怀是可想而知的。这首,就写于赴蜀途中。

简析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是一首五言绝句。首句点明这次远行的原因是“从军”,即入节度使幕府;次句蕴意至深。一路风霜、万般凄苦,都蕴含其中了;三句是全的承转之辞,以雪夜引出温馨梦境;尾句情思真挚悲切,以“有家想”反衬“无家”丧妻的痛苦,以充满温馨希望的梦境反衬冰冷严酷的现实。全诗朴素洗炼又深情绵邈,借写景表达了诗人对亡妻深深的思念和难言的身世之痛。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 584条名句

猜您喜欢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