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玄虚静素,有夷、皓之节。宜蒙徵命,以励风俗。“至嘉平二年,公车特徵,会卒,年八十九。拜子纂郎中。初,昭善史书,与锺繇、邯郸淳、卫觊、韦诞并有名,尺牍之迹,动见模楷焉。  评曰:袁涣、邴原、张范躬履清蹈,进退以道,盖是贡禹、两龚之匹。凉茂、... 阅读全文

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

古人无以远过也。昔伯牙绝弦於锺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也。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俊也。”自颍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杨脩、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此七人之例。玚弟璩,璩子贞,咸以文章显。璩...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六章

孔子宅,得《尚书》、《春秋》、《论语》、《孝经》。时人以不复知有古文,谓之科斗书。汉世秘藏,希得见之。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恆祖敬侯写淳《尚书》,后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年,汲县人... 阅读全文

隋书·志·卷三十

王曹植集》三十卷梁又有司徒《华歆集》二卷,亡。 魏司徒《王朗集》三十四卷梁三十卷。又司空《陈群集》五卷,亡。 魏给事中《邯郸淳集》二卷梁有录一卷。又有《刘暠集》二卷,侍中《吴质集》 五卷,新城太守《孟达集》三卷,魏徵士《管宁集》三卷,录一卷... 阅读全文

随园诗话·卷二

又吊姚广孝云:“空登北郭诗人社,难上西山老佛坟。”四十六唐僧大雅《半截碑》,颂吴大将军李夫人曰:“圆仪替月,润脸呈花。”邯郸淳作《孝女曹娥碑》曰:“令色孔仪,巧笑倩兮。”颂其德,及其貌,皆涉轻佻,与题不称。然大旨是仿《硕人》一章。迂儒读之,... 阅读全文

魏书·列传·卷七十九

字诂》,究诸《埤》、《广》, 缀拾遗漏,增长事类,抑亦于文为益者。然其《字诂》,方之许慎篇,古今体用, 或得或失矣。陈留邯郸淳亦与揖同时,博古开艺,特善《仓》、《雅》,许氏字指, 八体六书精究闲理,有名于揖,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 阅读全文

隋书·志·卷二十九

郎郭澄之撰。 《杂对语》三卷 《要用语对》四卷 《文对》三卷 《琐语》一卷梁金紫光禄大夫顾协撰。 《笑林》三卷后汉给事中邯郸淳撰。 《笑苑》四卷 《解颐》二卷阳玠松撰。 《世说》八卷宋临川王刘义庆撰。 《世说》十卷刘孝标注。梁有《俗说》一卷... 阅读全文

太平广记·卷二百零六·书一

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常悬帐中,又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出《书断》)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 阅读全文

日知录·卷二十一

然愿诸生无悔所学。’宏、巡益重之,于是古文遂行。”是东京古文之传惟《尚书》而已。《晋书·卫恒传》言:“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未知所立几经。而唐初魏徵等作《隋书·经籍志》,但有三字石... 阅读全文

书断列传·卷一

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举孝廉为郎,亦在鸿都门下。迁选部郎,灵帝重之,魏武甚爱其书,帝悬帐中,又以钉壁,以为胜宜官也。于时邯郸淳亦得次仲法,淳宜为小字,鹄宜为大字,不如鹄之用笔尽势也。  左伯  左伯,字子邑,东莱人。特工八分,名与毛弘等列。... 阅读全文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