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智囊(选录)·捷智部·

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逆节事,都忘右军在帐中。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半,方悟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王羲之及开帐,乃见吐唾纵横,信其实熟眠。由是得全。...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

客何如大人?”蒙曰:“此客亹亹, 为来逼人。”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 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扬州刺史庾冰就以安有重名, 必欲致之,累下郡县敦... 阅读全文

幼学琼林·卷四·文事

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缣缃黄卷,总谓经书;雁帛鸾笺,通称简札。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二十六章

曰:“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征西将军庾亮请为参军,补章安令,征拜太学博士,迁尚书郎。杨州刺史殷浩 以为建威长史。会稽内史王羲之引为右军长史。转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 郎。时大司马桓温欲经纬中国,以河南粗平,将移都洛阳。朝廷畏温,不敢为...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四十七章

以俟浩, 服阕,征为尚书仆射,不拜。复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遂参综朝权。颍川荀羡少 有令闻,浩擢为义兴、吴郡,以为羽翼。王羲之密说浩、羡,令与桓温和同,不宜 内构嫌隙,浩不从。及石季龙死,胡中大乱,朝过欲遂荡平关河,于是以浩为中军将军、假节... 阅读全文

魏书·列传·卷七

同三司、青州刺史。 谥曰文。 子度世,袭。武定中,金紫光禄大夫。齐受禅,爵例降。 彝兄顺,字子和。九岁师事乐安陈丰,初书王羲之《小学篇》数千言,昼夜诵 之,旬有五日,一皆通彻。丰奇之,白澄曰:“丰十五从师,迄于白首,耳目所经, 未见此比。江... 阅读全文

隋书·志·卷三十

卷录一卷。梁有宜春令《范保集》七卷;徵士《范宣集》 十卷,录一卷;建安太守《丁纂集》四卷,录一卷。亡。 晋金紫光禄大夫《王羲之集》九卷梁十卷,录一卷。 晋散骑常侍《谢万集》十六卷梁十卷。 晋司徒长史《张凭集》五卷梁有录一卷。梁有高凉太守《杨...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四十五章

司契而已,岂不以其敦本正源,镇 静流末乎!君虽不君,下安可以失礼。若此风不革,百姓将往而不反。”遂寝而不 问。性简贵,与王羲之雅相友善。郗愔有伧奴善知文章,羲之爱之,每称奴于忄炎。 惔曰:“何如方回邪?”羲之曰:“小人耳,何比郗公!”惔曰:...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十九章

临海太守,少时去职。司空郗鉴请为长史,诏 征秘书监,皆以疾辞。复除东阳太守。寻征侍中,不就。还剡山,有肥遁之志。有 以问王羲之,羲之曰:“此公近不惊宠辱,虽古之沈冥,何以过此!”人云,裕骨 气不及逸少,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殷... 阅读全文

颜氏家训·书证篇

“车”。案诸陈队,并作陈、郑之“陈”。夫行陈之义,取於陈列耳,此“六书”为假借也。《苍》、《雅》及近世字书,皆无别字,唯王羲之《小学章》独“阜”旁作“车”。纵复俗行,不宜追改《六韬》、《论语》、《左传》也。“也”是语已及助句之辞,文籍备有之... 阅读全文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