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竹书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另说281年或280年),汲郡(今河南省卫辉市)人不准盗发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墓葬,发现《竹书纪年》。该书亦称《汲冢纪年》《古文纪年》。《竹书纪年》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现存《竹书纪年》分为“古本”和“今本”两个体系。“古本”为辑佚本,其纪事起于夏代,终于公元前299年,无规整的体例。“今本”纪事起于黄帝,终于魏襄王二十年(前296) ,有较为完整的体例。我们收录的就是今本《竹书纪年》。

竹书·卷上

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百神朝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 阅读全文

竹书·卷下

周武王名发。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见大人迹,履之,当时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为不祥,弃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践;又送之山林之中,会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鸟以一翼籍覆之。姜嫄以为异,乃收养焉,名之曰弃。枝颐有异相。长为尧... 阅读全文

旧唐书·列传·卷一百四十

官。后贺兰敏之奏引于北门修撰,寻又罢去。乾封元年卒。文集二十卷。  兄昌宗,亦有学业,官至太子舍人、修文馆学士。撰《古文纪年新传》三十卷。  崔行功,恆州井陉人,北齐钜鹿太守伯让曾孙也,自博陵徙家焉。行功少好学,中书侍郎唐俭爱其才,以女妻之... 阅读全文

左传·襄公·襄公三十

无日矣。”  二月癸未,晋悼夫人食舆人之城杞者。绛县人或年长矣,无子,而往与于食。有与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纪年。臣生之岁,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问诸朝,师旷曰:“鲁叔仲惠伯会郤成子于承匡之岁也... 阅读全文

史通·内篇·六家

传》昭二年,晋韩宣子来聘,见《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斯则春秋之目,事匪一家。至于隐没无闻者,不可胜载。又案《竹书纪年》,其所纪事皆与《鲁春秋》同。孟子曰:“晋谓之乘,楚谓之梼杌,而鲁谓之春秋,其实一也。”然则乘与纪年、杌,其皆春秋之... 阅读全文

旧唐书·本·卷十

自我,亦去华而就实。其“乾元大圣光天文武孝感”等尊崇之称, 何德以当之?钦若昊天,定时成岁,《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 色。至于汉武,饰以浮华,非前王之茂典,岂永代而作则。自今已后,朕号唯称皇 帝,其年号但称元年,去上元之号。... 阅读全文

五灯会元·卷一

所在。初,梁武遇祖,因缘未契。及闻化行魏邦,遂欲自撰师碑而未暇也。后闻宋云事,乃成之。代宗谥圆觉大师,塔曰空观。﹝年号依纪年通谱﹞。﹝通论曰:传灯谓魏孝明帝钦祖异迹,三屈诏命,祖竟不下少林。及祖示寂,宋云自西域还,遇祖于葱岭,孝庄帝有旨令启... 阅读全文

晋书·列传·第五十二章

周 于是作《古史考》二十五篇,皆凭旧典,以纠迁之谬误。彪复以周为未尽善也,条 《古史考》中凡百二十二事为不当,多据《汲冢纪年》之义,亦行于世。  王隐,字处叔,陈郡陈人也。世寒素。父铨,历阳令,少好学,有著述之志, 每私录晋事及功臣行状,未... 阅读全文

明史·本·卷四

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阅读全文

水经注·卷八

。濮水又东径匡城北。孔子去卫适陈,遇难于匡者也。又东北,左会别濮,水受河于酸枣县。故杜预云:濮水出酸枣县,首受河。《竹书纪年》曰:魏襄王十年十月,大霖雨疾风,河水溢酸枣郛。汉世塞之,故班固云文堙枣野,今无水。其故读东北径南、北二棣城间。《左... 阅读全文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