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说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蜀道后期

张说 张说〔唐代〕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张说 张说〔唐代〕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州夜饮

张说 张说〔唐代〕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邺都引

张说 张说〔唐代〕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张说 张说〔唐代〕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本草

张说 张说〔唐代〕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礼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幽州新岁作

张说 张说〔唐代〕

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
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曲歌辞·踏歌词

张说 张说〔唐代〕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钦州守岁

张说 张说〔唐代〕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夜闻钟

张说 张说〔唐代〕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霜风吹寒月,窈窱虚中上。
前声既舂容,后声复晃荡。
听之如可见,寻之定无像。
信知本际空,徒挂生灭想。
蜀道后期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幽州夜饮 邺都引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 钱本草 幽州新岁作 杂曲歌辞·踏歌词 钦州守岁 山夜闻钟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元朝(一作幽州元日) 咏瓢 灉湖山寺 醉中作 岳州守岁二首 深渡驿 春雨早雷 伯奴边见归田赋因投赵侍御 奉和圣制太行山中言志应制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清夜酌 游洞庭湖湘 杂曲歌辞·舞马词 道家四首奉敕撰 南中别蒋五岑向青州 下江南向夔州 岭南送使 答李伯鱼桐竹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奉和圣制经邹鲁祭孔子应制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 湘州北亭 岳州守岁 和魏仆射还乡 过庾信宅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 五君咏五首。苏许公瑰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三月闺怨 奉和圣制千秋节宴应制 襄阳路逢寒食 咏方圆动静示李泌 安乐郡主花烛行 出湖寄赵冬曦 岳阳早霁南楼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 入海二首 相州山池作 蜀路二首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应制以题坐 杂曲歌辞。苏摩遮 杂曲歌辞。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 咏尘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 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 奉和圣制温泉言志应制 和朱使欣道峡似巫山之作 崔礼部园亭得深字 送王尚一严嶷二侍御赴司马都督 侍宴隆庆池应制 扈从温泉宫献诗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赋得树 奉和圣制温汤对雪应制 送王光庭 襄州景空寺题融上人兰若 离会曲 杂诗四首 和朱使欣二首 过蜀道山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三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奉宇文黄门融酒 岳州观竞渡 岭南送使二首 奉和圣制潼关口号应制 奉萧令嵩酒并诗(已下三首,俱 被使在蜀 赴集贤院学士上赐宴应制得辉字 徐高御挽歌 将赴朔方军应制 清远江峡山寺 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 同赵侍御望归舟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正朝摘梅 岳州守岁二首·其一 和张监游终南 咏镜 过怀王墓 岳州作 五君咏五首。魏齐公元忠 巡边在河北作 代书答姜七崔九 代书寄吉十一 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 奉和圣制行次成皋应制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右侍郎集贤院学士徐公挽词二首 晦日 戏题草树 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侍宴蘘荷亭应制 遥同蔡起居偃松篇 同赵侍御乾湖作 羽林恩召观御书王太尉碑 东都酺宴四首 奉和圣制赐王公千秋镜应制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过大哥山池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 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 送尹补阙元凯琴歌 侍宴浐水赋得浓字 奉和圣制同刘晃喜雨应制 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 奉和同皇太子过慈恩寺应制二首 同王仆射山亭饯岑广武羲得言字 同贺八送兖公赴荆州 饯唐州高使君 送李问政河北简兵 相州前池别许郑二判官景先神力 送郑大夫惟忠从公主入蕃 南中别陈七李十 南中别王陵成崇 岳州别子均 端州别高六戬 送任御史江南发粮以赈河北百姓 翻著葛巾呈赵尹 和张监观赦 寄天台司马道士 岳州山城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与赵冬曦尹懋子均登南楼 游灉湖上寺 岳州宴别潭州王熊二首 崔司业挽歌二首 李工部挽歌三首 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一作瞩 荆州亭入朝 惠文太子挽歌二首 奉和圣制义成校猎喜雪应制 唐封泰山乐章。豫和 唐封泰山乐章。寿和 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辑户口应制 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送郭大夫元振再使吐蕃 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 赠赵公 赠赵侍御 寄姚司马 赠崔公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登九里台是樊姬墓 灉湖山寺 和尹懋秋夜游灉湖 至尉氏 代书寄薛四 再使蜀道 闻雨 夜坐 古泉驿 城南亭作 河上公 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时乐鸟篇 巡边在河北作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应制 桃花园马上应制 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游大哥山池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二 宿直温泉宫羽林献诗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送宋休远之蜀任 扈从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奉和圣制寒食作应制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 广州江中作 江中诵经 别灉湖 闻雨 赦归在道中作 喜度岭 岳州作 游洞庭湖 巴丘春作 岳州夜坐 南中送北使二首 送赵顺直郎中赴安西副大都督 对酒行巴陵作 岳州宴姚绍之 岳州九日宴道观西阁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 温泉冯刘二监客舍观妓 寄许八 送苏合宫颋 送乔安邑备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石门别杨六钦望 玄武门侍射 清远江峡山寺 奉裴中书光庭酒 伤妓人董氏四首 江中遇黄领子刘隆 送梁知微渡海东 寄刘道士舄 书香能和尚塔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 同赵侍御巴陵早春作 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 春晚侍宴丽正殿探得开字 奉和圣制花萼楼下宴应制 奉和圣制度蒲关应制 奉和圣制途经华岳应制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应制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东都酺宴 奉酬韦祭酒嗣立偶游龙门北溪忽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 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 奉和圣制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边应制 岳州别梁六入朝 相州冬日早衙 岳州西城 恩赐乐游园宴 奉和圣制爰因巡省途次旧居应制 唐封泰山乐章 其六 游老君洞 翻著葛巾呈赵尹 五君咏五首·李赵公峤 耗磨日饮二首 又(一本此首同前第一首为二首 岳州看黄叶 唐封泰山乐章 其二 唐封泰山乐章 豫和六首 其一 杂曲歌辞 其三 舞马词 杂曲歌辞 其二 舞马词 杂曲歌辞 其一 舞马词 一柱观 五君咏五首。李赵公峤 五君咏五首。郭代公元振 五君咏五首。赵耿公彦昭 游龙山静胜寺 岳州行郡竹篱 江路忆郡 过汉南城叹古坟 四月十三日诏宴宁王亭子赋得好 药园宴武辂沙将军赋得洛字 新都南亭送郭元振卢崇道(一作 别平一师 夕宴房主簿舍 节义太子杨妃挽歌二首 韦谯公挽歌二首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阙题 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 崔尚书挽词 广州萧都督入朝过岳州宴饯得冬 岳州别姚司马绍之制许归侍 送岳州李十从军桂州 岳州别赵国公王十一琚入朝 湘州九日城北亭子 卢巴驿闻张御史张判官欲到不得 南中赠高六戬 岳州赠广平公宋大夫 幽州别阴长河行先 送薛植入京 凤楼寻胜地 晦日诏宴永穆公主亭子赋得流字 侍宴武三思山第应制赋得风字 奉和圣制过宁王宅应制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应制 送考功武员外学士使嵩山署舍利 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 东都酺宴四首 其三 东都酺宴四首 其一 夕宴房主簿舍 游老君洞 杂曲歌辞 其一 破阵乐 白杨篇 别㴩湖 南中送北使二首 其一 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应制 五君咏五首 其三 李赵公峤 岭南送使二首 其一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五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三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二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其一 清夜酌 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其二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形式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