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的诗文/

形式: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泰山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姚鼐 姚鼐〔清代〕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袁随园君墓志铭

姚鼐 姚鼐〔清代〕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在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鉷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馀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仿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海外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馀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夫人王氏无子,抚从父弟树子通为子。既而侧室钟氏又生子迟。孙二:曰初,曰禧。始,君葬父母于所居小仓山北,遗命以己祔。嘉庆三年十二月乙卯,祔葬小仓山墓左。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君殁,遂为之铭曰:粤有耆庞,才博以丰。出不可穷,匪雕而工。文士是宗,名越海邦。蔼如其冲,其产越中。载官倚江,以老以终。两世阡同,铭是幽宫。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媚笔泉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漎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姚鼐 姚鼐〔清代〕

数株当户绿交加,徙倚前荣见早霞。
忽有宿禽惊起语,露梢飞落石榴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姚鼐 姚鼐〔清代〕

墙头高树绿云天,谢尽馀花未噪蝉。
掩卷看阴移午后,数声啼鸟在风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灵岩记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北多巨岩,而灵岩最著。余以乾隆四十年正月四日自泰安来观之。其状如垒石为城墉,高千馀雉,周若环而缺其南面。南则重嶂蔽之,重溪络之。自岩至溪,地有尺寸平者,皆种柏,翳高塞深。灵岩寺在柏中,积雪林下,初日澄彻,寒光动寺壁。寺后凿岩为龛,以居佛像,度其高,当岩之十九,峭不可上,横出斜援乃登。登则周望万山,殊骛而诡趣,帷张而军行。岩尻有泉,皇帝来巡,名之曰“甘露之泉”。僧出器,酌以饮余。回视寺左右立石,多宋以来人刻字,有墁入壁内者,又有取石为砌者,砌上有字日“政和”云。

  余初与朱子颍约来灵岩,值子颍有公事,乃俾泰安人聂剑光偕余。聂君指岩之北谷,溯以东,越一岭,则入于琨瑞之山。盖灵岩谷水西流,合中川水入济;琨瑞山水西北流入济,皆泰山之北谷也。世言佛图澄之弟子曰竺僧朗,居于琨瑞山,而时为人说其法于灵岩。故琨瑞之谷曰朗公谷,而灵岩有朗公石焉。当苻坚之世,竺僧朗在琨瑞大起殿舍,楼阁甚壮,其后颓废至尽;而灵岩自宋以来,观宇益兴。

  灵岩在长清县东七十里,西近大路,来游者日众。然至琨瑞山,其岩谷幽邃,乃益奇也。余不及往,书以告子颍:子颍他日之来也,循泰山西麓,观乎灵岩,北至历城。复溯朗公谷东南,以抵东长城岭下,缘泰山东簏,以反乎泰安,则山之四面尽矣。张峡夜宿,姚鼐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姚鼐 姚鼐〔清代〕

泰山到海五百里,日观东看直一指。
万峰海上碧沈沈,象伏龙蹲呼不起。
夜半云海浮岩空,雪山灭没空云中。
参旗正拂天门西,云汉却跨沧海东。
海隅云光一线动,山如舞袖招长风。
使君长髯真虬龙,我亦鹤骨撑青穹。
天风飘飘拂东向,拄杖探出扶桑红。
地底金轮几及丈,海右天鸡才一唱。
不知万顷冯夷宫,并作红光上天上。
使君昔者大峨眉,坚冰磴滑乘如脂。
攀空极险才到顶,夜看日出尝如斯。
其下濛濛万青岭,中道江水而东之。
孤臣羁迹自叹息,中原有路归无时。
此生忽忽俄在此,故人偕君良共喜。
天以昌君画与诗,又使分符泰山址。
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
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大地川原纷四下,中天日月环双循。
山海微茫一卷石,云烟变灭千朝昏。
驭气终超万物表,东岱西峨何复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此写维摩诘经

姚鼐 姚鼐〔清代〕

落尽淮南万树红,昼阴僧院鸟玲珑。檐含梅子黄时雨,户进新篁绿处风。

出世了无香海界,置身休在碧纱笼。钟堂一饭成遗迹,回首天花丈室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池州

姚鼐 姚鼐〔清代〕

桃花雾绕碧溪头,春水才通杨叶洲。
四面青山花万点,缓风摇橹出池州。

登泰山记 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袁随园君墓志铭 游媚笔泉记 夏日绝句二首·其一 夏日绝句二首·其二 游灵岩记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 惠照寺或言古木兰院也见禹卿于 出池州 游双溪记 夜抵枞阳 食旧堂集序 仇英熏笼宫女手持团扇 太白楼 竹林寺怀王禹卿 其二 望庐山 嘉庆八年九月二十二日马雨耕邀 过芜湖 淮上有怀 左仲郛浮渡诗序 春雨 李斯论 金麓村招同浦柳愚毛俟园宗棠圃 紫藤花下醉歌用竹垞原韵 霄汉楼 金陵晓发 登永济寺阁寺是中山王旧园 泊临清漳口 重阳复宿双溪 其一 南朝 怀刘海峰先生 论书绝句 其二 慧居寺 新城道中书所见 岳麓寺 田家 王君病起有诗见和因复次韵赠之 钱舜举萧翼赚兰亭图 哭钱侍御 振衣千仞冈 始驾马者反之 景阳钟歌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 于子颍扬州使院见禹卿遂同游累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 其一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贵池道中 㝛德化县 天门山 游摄山㝛绿云庵二首 其二 有怀雒君 题黟县朱荣朝望岳楼图 题四更山吐月图 董贤银印歌 王石丈得异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 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 王麓台山水 秦帝卷衣曲 书乐志论后 朱石君中丞视赈淮上途中见示长 朱白泉观察以其先都统公指画登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离思 古柏庵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漫咏三首 其一 夏日天长 山似洛阳多 高枕远江声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 送江宁郡丞王石丈运饷入蜀 咏古五首 其三 大禹惜寸阴 临清雨夜 泊聊城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出独山湖至江口作 七夕集覃溪学士家观祈巧图或以 大明湖夜 题沈学子步屧寻幽图 由张秋至汶上口号四首 其三 将会梦楼于摄山道中有述 丹徒值雨梦楼邀挈持衡及江鸣韶 穹窿山真一观 次韵答朱二亭 蔡万资 汉宫辞四首 其三 阜城作 山高月小 赵承旨天寒翠袖图 题韩魏公早朝像 黄慎雨景 题二王帖 其二 夜起岳阳楼见月 汶上舟中 得朱子颍书 唐伯虎墨笔牡丹 闻禹卿以书名上达几更出山而竟 寄任幼直 问张荷塘疾 顾涧蘋焦山拓铭图 丹徒寓楼上作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 赋得昭烈宅 寄仲孚应㝛 戏赠鄞章生 戏赠宏夫兄 戏赠山阴陶生 过汶上吊王彦章 邳州 徐州 河上杂诗四首 其四 河上杂诗四首 其三 河上杂诗四首 其二 河上杂诗四首 其一 同秦澹初 送曹效伯司务归里 密云县 登报恩寺塔 过章淮树故宅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 游隐仙庵二首 其二 游隐仙庵二首 其一 次韵答李啬生二首 其二 次韵答李啬生二首 其一 甲子夏日游草堂庵 题孙节湣武公先生乡试被放后诗 八月十四日与胡冠海左叔固张禔 壬戌正月四日有怀天民 嘉庆辛酉十二月二十日访方天民 楞伽寺 石湖草堂 张吕环选胜图 报恩寺 葆光寺 鹫峰寺 别治三 其二 别治三 其一 榆中 一青仲孚往金陵属访耕南三丈消 山行 由郡城适枞阳漫咏 郡楼寓目 题负薪图 望潜山 寄仲郛 赠戴东原 出塞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 寄和刘海峰三丈游伊阙之作 效西昆体四首 其四 越台 效西昆体四首 其三 洛阳 效西昆体四首 其二 渚宫 效西昆体四首 其一 咸阳 古意 授经图为汪孟慈题 壬申四月朔陈蓟庄招游隐仙庵承 题汪星石记事图 挽周东屏总宪 寄赵瓯北 题赵瓯北重赴鹿鸣图 其二 题赵瓯北重赴鹿鸣图 其一 屡于杨存斋宅观牡丹呈一首 柬马雨耕 送胡长庆为永寿令 又次韵答陈石士二首 其二 又次韵答陈石士二首 其一 次韵答陈石士二首 其二 次韵答陈石士二首 其一 题洪稚存游历图图十六幅末学圃 同年张涵斋 题铁制军筹海图 毛俟园用仆看桂前字韵作诗见贻 次韵同年蒋澄川见怀澄川去夏皖 登清凉山翠微亭下重八隐仙庵看 漫游 隐仙庵双桂相传元时植秋时花开 又示客一首 倪学博欲为设食而仆病后畏酒肉 次韵答毛学博 其二 次韵答毛学博 其一 哭孔信夫次去岁观伎韵君自遗书 题右军帖 孔信夫舍人自扬州挐舟见访将自 陶怡云深柳读书堂图 挽陈勤斋中丞 谢简斋惠天台僧所饷黄精 漫游 怀故编修程鱼门 怀故学士朱竹君 谢陈勤斋方伯馈纸 大观亭 咏史 答孙补山中丞过港口万年庵见怀 答孙补山中丞过港口万年庵见怀 寄释诵苕 哭鱼门 临江寺塔 寄朱二亭 鱼门编修曩以一诗送仆南归今失 感秋 谷树 寄子颍禹卿 闻河决张瑞书以陜汝道督工没焉 自咏 寄孔撝约 李敦庸荷叶双凫 鲍鸾书自歙渡江问业于蒙陋愧其 怀陈伯思 怀朱竹君 答客 燕子矶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 其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 其 祫祭前一日斋㝛官舍怀左一青时 寄叶书山十丈 其二 寄叶书山十丈 其一 元宵曹习庵中允家燕集 饮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文 饮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文 送朱子颍 其四 送朱子颍 其三 送朱子颍 其二 送朱子颍 郑前村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 祝芷塘编脩 信阳 乙未春出都留别同馆诸君 题子颍所作登日观图 朱无逸孝廉自平阴来会赋赠 漫兴 去岁吾邑丧叶花南庶子今秋丧王 雄县咏周世宗 同禹卿拙斋登木末楼 江行 出金陵留示故旧 㝛摄山寺 泥㲼阻风 夏夜 岳州城上 道中回寄长沙诸君 怀程鱼门舍人 怀王禹卿太守 怀叶书山庶子 荡阴有怀嵇侍中 彰德怀古 邯郸口号 定州 题二王帖 其一 江上送吴殿麟定还歙 雨后 论墨绝句九首 其九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八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七 论墨绝句九首 其六 论墨绝句九首 其五 论墨绝句九首 其四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三 论墨绝句九首 其二 论墨绝句九首 其一 湘阴 官塘 黄陂道中 疑冢 吕翁祠 蔡万资 其三 蔡万资 其二 答客 论书绝句 其五 论书绝句 其四 论书绝句 其三 题梦楼集 题画 其二 题画 其一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偕陈渭仁吴子见朱引恬南滨游摄 宋人水殿图 王文成公像 徐半山桂 松圆溪山亭子 松圆老人小景 秋至 题赵雨亭出关图 汉宫辞四首 其二 汉宫辞四首 其一 秦宫辞 其二 秦宫辞 其一 寄友 出湖口 南昌竹枝辞 其二 南昌竹枝辞 其一 送人往邺 寺寓赠左一青 夜抵枞阳 道院素食对牡丹观前贤遗墨数幅 道院素食对牡丹观前贤遗墨数幅 题陈嵇亭工部鹤桂门图 题梦楼手迹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形式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