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诗文/

形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警世

唐寅〔明代〕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语十二章

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子四章

老子〔先秦〕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扇示门人

范仲淹〔宋代〕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警世

吕岩〔唐代〕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凡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子二章

老子〔先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为始,原本作“不辞”,据敦煌本改)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荣木

陶渊明〔魏晋〕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非道曷依?非善奚敦?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先师遗训,余岂之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训俭示康

司马光〔宋代〕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弊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对曰:“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上以无隐,益重之。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产不毁乡校

左丘明〔先秦〕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

  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三首

朱熹〔宋代〕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

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
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警世(唐寅) 论语十二章(孔子及其弟) 老子四章(老子) 书扇示门人(范仲淹) 警世(吕岩) 老子二章(老子) 荣木(陶渊明) 训俭示康(司马光) 子产不毁乡校(左丘明) 偶题三首(朱熹) 礼运大同篇(戴圣) 孟子三章(孟子) 绝句(蔡州道人) 对酒五首·其二(白居易) 灵乌赋(范仲淹) 醒世恒言(冯梦龙) 弈喻(钱大昕) 水调歌头·五首选三(张惠言) 诗品二十四则·雄浑(司空图) 墨子·非攻(墨子) 读书(陆九渊) 兼爱(墨子) 廉耻(节选)(顾炎武) 礼记二则(戴圣) 庄子二则(庄子)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原君(黄宗羲) 别诸生(王守仁) 子路从而后(论语) 史伯对桓公问(左丘明) 樊迟仲弓问仁(孔子及其弟) 闷歌行十二首·其一(杨万里) 燕昭王求士(战国策) 江乙对荆宣王(战国策) 杂感(陆游) 荀子·修身(节选)(荀子) 博学之(戴圣) 童心说(李贽) 大学·诚意(戴圣) 中和乐九章·总歌第九(卢照邻) 习惯说(刘蓉) 渡者之言(周容) 师旷论学(刘向) 非非堂记(欧阳修) 敌戒(柳宗元) 涉务(颜之推) 息争(刘大櫆) 论语八则(佚名)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及其弟) 三戒(柳宗元) 论语五则(孔子及其弟) 古诗二首·其二(佚名) 宋人有得玉者(刘向) 滟滪堆赋并序(苏轼) 孟子二章(孟子) 橘逾淮为枳(刘向) 诫子书(东方朔) 薛谭学讴(列子) 大医精诚(孙思邈) 楚人隐形(邯郸淳) 孟子四章(孟子) 论语三则(佚名) 墨妙亭记(苏轼) 小港渡者(周容) 失题二首(唐备) 论语六则(孔子及其弟) 颜渊问仁(孔子及其弟) 师旷劝学(刘向) 宣王好射(吕不韦) 义利吟(邵雍) 金樽吟(爱新觉罗·) 狼子野心(纪昀) 墨竹赋(苏辙) 涸辙之鲋(庄子) 津人操舟(庄子) 彭州圆觉禅院记(苏洵) 孟德传(苏辙) 荀卿论(苏轼) 周公诫子(韩婴) 看叶(罗与之) 东轩记(苏辙) 与友人论学书(顾炎武) 望洋兴叹(庄子) 读书须有疑(朱熹) 子贡问政(孔子及其弟) 六悔铭(寇准) 教条示龙场诸生(王守仁) 待月轩记(苏辙) 造父学御(列子) 勉谕儿辈(周怡) 良狗捕鼠(吕氏春秋) 勉学(节选)(颜之推) 败荷鹡鸰图(唐寅) 论诗五首·其四(赵翼) 翠鸟移巢(冯梦龙) 白马非马(公孙龙子) 藏书室记(苏辙) 乐毅论(夏侯玄) 放翁家训(陆游) 观物吟(邵雍) 山鸡(王安石) 围炉夜话·学贵有疑人(王永彬) 染丝(墨子) 论语四则(孔子及其弟) 澄子亡缁衣(吕不韦) 复儿子书(张之洞) 詹何钓鱼(列御寇) 鲁相嗜鱼(刘安) 任公子钓鱼(庄子) 兄弟争雁(刘元卿) 东莱左传博议(吕祖谦) 董叔攀附权贵(《国语·晋) 伯乐荐九方皋(《列子》) 说骥(刘禹锡) 鲁人徙越(韩非) 楚人学舟(刘元卿) 孟母戒子(韩婴) 傅玄引谚(佚名) 鲁侯养鸟(庄子) 隋论(苏辙) 瓯喻(归有光) 王安期不鞭书生(刘义庆) 养才(苏洵) 养晦堂记(曾国藩) 蛛与蚕(江盈科) 王华还金(佚名) 南歧之见(刘元卿) 谕儿书(吴汝纶) 围炉夜话·秤心斗胆铁(王永彬) 孔子论水(《荀子·宥) 战国策·魏策三(节选(刘向) 莽汉断棘(《世说新语) 楚人学舟(《石谐记》) 儆舟(刘禹锡) 与徐甥师川(黄庭坚) 韩君择鹑(宋濂) 静者居记(高启) 教子(颜之推) 寓言二则(佚名) 冉氏烹狗记(崔述) 季孙之母死(礼记) 鸲鹆学舌(庄元臣)

扫码下载

古诗文网客户端

扫码关注

古文岛主公众号

形式
© 2023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