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一重山

李煜 李煜〔五代〕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远天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菊花开了又落了,时令交替轮换。塞北的大雁在高空振翅南飞,可是思念的人却还没有回来。只有帘外的风月无思无忧。

注释
《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此调有几种不同格体,俱为双调,此词为三十六字体。
重:量词。层,道。
烟水:雾气蒙蒙的水面。
枫叶:枫树叶。枫,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长相思·一重山》这首小令,《新刻注释草堂诗余评林》在词调下题作“秋怨”。这“秋怨”,便是统贯全词的抒情中心。虽然通篇未曾出现“秋”、“怨”字眼,但仔细吟诵一遍,便会觉得“秋怨”二字确实最为简洁、准确地概括了本词的旨意。 全词写了一个思妇在秋日里苦忆离人、急盼归来,然而最终没有盼来的怨恨心绪。

  上片写她望中所见之景。

  这三句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层次极为分明:“一重山”,是近景,“二重山”,是中景;“山远天高烟水寒”,是远景。这一切都是跟着思妇眺望目光的由近及远渐次展开的。清初词人纳兰性德的名作《长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后主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但也有一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通过写词即兴抒发内心的情感,《长相思·一重山》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文鹏 .《中国文学通史》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3 :第424页 .

简析

  这首词抒发了一位思妇对离人的无限思愁。句句写思妇“秋怨”,“秋怨”二字却深藏不露。上片描写了一幅荒寂寥廓的群山秋色图;下片便顺着“相思”切入,着重刻画她的心理活动,写她心中所念之事。词中对思妇的外貌、形象、神态、表情未作任何描摹,而是侧重于表现出她的眼中之景,以折现其胸中之情,用笔极其空灵,全词立体感强,境界阔远。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66篇诗文 ► 18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越人

孙光宪 孙光宪〔五代〕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
教人何处相寻¤
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渌水,
鸳鸯对对飞起。
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像玉人空处所,
月明独上溪桥¤
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
魂销目断西子。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春情满眼脸红消

魏承班 魏承班〔五代〕

春情满眼脸红消,娇妒索人饶。星靥小,玉珰摇,几共醉春朝。
别后忆纤腰,梦魂劳。如今风叶又萧萧,恨迢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金门 春望

袁思古〔五代〕

春气足。嘘透万山新绿。随处文章都郁郁。盛游宜秉烛。

满地芳菲可掬。满眼乾坤谁属。陌上春风人共逐。倚筇湘水曲。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