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雁边风讯小,飞琼望杳,碧云先晚。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秦镜满。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万里婵娟,几许雾屏云幔。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摩泪眼。瑶台梦回人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天边随风隐隐约约传来远去的雁声,月亮还不知在什么地方,青天碧云却已渐渐转入昏暗。中秋的夜晚已有凉意和寒露,如果伊人伏在栏干上等待月出,她洁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会被栏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颤颤的。圆月终于从东方升了上来,顿时天空中明亮如昼。浮云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镶于月边。明亮的月光胜过了地上的灯光,两相掩映在花丛之中,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灯影。中秋节天上的月亮最圆满,但人世间的八月十五只是秋天的一半。
每月月半我们都能见到这个圆圆的满月,为什么世人都说今天中秋晚上的月亮显得更为圆满呢?本来天上月儿圆,世间人团圆都是大喜事,而如今我却是远离伊人,羁旅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中秋节美丽的夜景,创设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下片回忆离去的爱人,抒写离别后的相思之情。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结构严谨,语言精妙。

  词的发端“雁边风讯小”一韵,言秋高气爽,碧云征雁,中秋佳节,思姫音杳。“飞琼”本指传说中西王母侍女许飞琼,此代指已去的苏姬。“望杳”写思念虽情深,而杳无音讯。“飞琼望杳”四字为全词主旨,笔端带出多少惆怅。“露冷阑干”一韵,由“望”字展开联想,想象她亦在中秋之夜,倚偎阑干思念自己,露水打湿了她的玉腕,她一定会感到一丝凉意。“定怯二字,是对苏姬的内心描写,“藕丝冰腕”写手腕感到丝丝凉意冰”字,形容月光照耀下手腕的洁白光润。“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吴文英在中秋月夜为忆念苏姬而作,亦见于《铁网珊瑚》。依郑文焯说,此词作于宋理宗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赵慧文 徐育民.吴文英词新释辑评(下).北京:中国书店,2007:543-545
2、 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四).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424-3425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99篇诗文 ► 137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屈原塔

苏轼 苏轼〔宋代〕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
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
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贺铸 贺铸〔宋代〕

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村晚

雷震 雷震〔宋代〕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