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

李白 李白〔唐代〕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花幽香,不会因为风吹就不再散发,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松树与兰草相因相依,萧艾之类野蒿只是徒然丰茸茂盛。
鸡与鸡相并而食,鸾鸟与鸾鸟同枝而栖。
拣起珍珠弃去沙砾,人们只要珍珠与己相随。
远来的客人投靠名士贤人,真值得他们来倾诉怀抱。
假若怜惜方寸心中所怀,那么等待何人可尽数倾倒?
虞卿甘愿放弃相国之位,在魏齐有难之时与他一同出行。
海上那五百壮士,听说田横已死,同日里一起自杀。
如果他们不喜好贤才,哪能流传下来这千古名声。
希望您这与我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前夕,天宝十三年(754)李白由宣城游铜陵五松山之时。诗人在五松山盘桓期间,与常赞(时为南陵县丞)交往甚密,形成好友,希望得到常赞的同情与支持,便赠以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铜陵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铜陵文史资料 第10辑 铜都历代诗词集注.铜陵是:铜陵市地方志办公室,1994年:4页

赏析

  这是一首艺术上颇具特色的诗。

  特色一:托物寓意,松兰明志。这首诗首句就高歌“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极度赞美“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的高洁傲岸的节操。赞颂之情,意犹未尽,诗人又盛赞孤高的鸾风、明洁的珍珠,并以形陋质卑的萧艾、鸡、沙砾等物与之对比映衬,越发使得兰松等物的高风亮节、清操美德熠熠发光。在赞美和鄙视中,诗人托物寓意,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峻洁孤高的心迹和晚节。表明了自己愤世嫉俗、不与卑劣小人同流合污的傲骨。李白虽屡遭挫折,困顿穷窘,却仍一如既往:“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古风》第十二),要作“独立自萧飚”的“南山松”(《古风》第四十七),傲然不同,不失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先叙述诗人与常赞府为松兰之交,视为同心之人并希望得到援引,最后述说寂寞与思归之情。这首诗既囊括了原物、原典之形象和内涵,又注入新的形象和内容,塑造出诗人峻洁孤高的自我形象,抒发了好贤、思贤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96篇诗文 ► 599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岑参 岑参〔唐代〕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绝句

杜甫 杜甫〔唐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