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折杨柳歌辞五首

佚名 佚名〔南北朝〕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郎君上马后并不去取马背上的马鞭子,而是去折杨树和柳树上的枝条。
他盘膝坐在马背上,悠闲地吹起了长笛,过往的行人听着笛声只觉愁思难忍。

我现在因为浓重的愁苦而不快乐,我愿意成为郎君的马鞭。
外出时牢牢地抓着郎君的胳膊,闲坐时盘膝在郎君身边。

我在两泉旁的小泽处、放牧我心爱的马儿,竟然忘记了给马套上马笼头。
我背着马鞍、跟随着马走,怎么不见你骑马呢?

遥看孟津河一带,茂密的杨树和柳树都随风摇曳着。
我是北族的儿郎,不理解汉族人写的诗歌。

健儿要获胜,必须依靠骏马;但快马要显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折杨柳歌辞》,《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共五首,内容相贯,主要为征人临行之际与其情人相互赠答之词。折杨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送者、行者常折柳以为留念。

  第一首是写“行客”告别亲友远行之际,“上马”理当挥鞭启程,可他却“不捉鞭”,反而探身去折一枝杨柳。柳者,留也,在古代习俗中是作为惜别的象征。这一细节,正表现出其依依惜别的心情。而此时更传来了悠悠长笛之声,岂不更令人怅惘,别情难抑!诗前三句纯用叙事代抒情,不明言离愁,而巧妙地用“柳枝”、“长笛”象征离情的事物意象作垫衬,逼出最后一句“愁杀”两字。

  第二首中,“愁不乐”点出与“郎”经常离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折杨柳歌辞》,《乐府诗集》收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共五首,内容相贯,主要为征人临行之际与其情人相互赠答之词。折杨柳是古代送别的习俗,送者、行者常折柳以为留念。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7005篇诗文 ► 69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诗八首·其八

鲍照 鲍照〔南北朝〕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
阴崖积夏雪,阳谷散秋荣。
朝朝见云归,夜夜闻猿鸣。
忧人本自悲,孤客易伤情。
临堂设樽酒,留酌思平生。
石以坚为性,君勿惭素诚。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近代吴歌 春歌

鲍令晖 鲍令晖〔南北朝〕

朝日照北林。
初花锦绣色。
谁能春不思。
独在机中织。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歌行

萧子显 萧子显〔南北朝〕

风光迟舞出青蘋。兰条翠鸟鸣发春。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桐生井底叶交枝。今看无端双燕离。五重飞楼入河汉。九华阁道暗清池。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明月金光徒照妾。浮云玉叶君不知。

思君昔去柳依依。至今八月避暑归。明珠蚕茧勉登机。郁金香花特香衣。

洛阳城头鸡欲曙。丞相府中乌未飞。夜梦征人缝狐貉。私怜织妇裁锦绯。

吴刀郑绵络。寒闺夜被薄。芳年海上水中凫。日暮寒夜空城雀。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