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 韩非〔先秦〕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扁鹊进见蔡桓公,在蔡桓公面前站了一会儿,扁鹊说:“您的肌肤纹理之间有些小病,不医治恐怕会加重。”蔡桓公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恐将会更加严重。”蔡桓公不理睬他。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一次进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在肠胃里了,不及时治疗将要更加严重。”蔡桓公又没有理睬。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又不高兴。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地看见桓侯,掉头就跑。蔡桓公特意派人问他。扁鹊说:“小病在皮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居五日  (止,停) 
面山而居   (居住)


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地) 
公问其故  (原因)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君之病在肌肤(的) 桓侯故使人问之(代词,指代扁鹊还走的原因) 
针石之所及也(助词,不译)
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已而之细柳营(动词,去,到,往)


立有间(一会儿)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又何间焉(参与)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扁鹊见蔡桓公》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简单的语言传达,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从首句到“医治好治不病以为功”,交待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原因和主要人物,点出了桓侯“讳疾忌医”的主题。文章以“扁鹊见蔡桓公”一句交待了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扁鹊姓秦名越人,医术高超;蔡桓公即下文所称的桓侯,是当时蔡国的国君。扁鹊首次指出桓侯患有疾病,不过此时病症还停留在表面,加以治疗就能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韩非子》即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在《韩非子》中,《解老》《喻老》两篇是道家经典《老子》的重要注解与阐释著作。《扁鹊见蔡桓公》即出于《喻老》篇。

参考资料:完善

1、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 教师用书 语文 九年级 (上册)[M]. 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6.05. 第367页
2、 老夫子著. 老夫子品评韩非子[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06. 第124页
3、 王雪莹,吴永君主编;陈其明,宣惠华,范敏霞副主编. 初中优秀教案配语文版 语文 九年级 全1册[M]. 海口:南方出版社, 2012.06. 第105页

简析

  《扁鹊见蔡桓公》是一篇散文。此文讲述了蔡桓公讳疾忌医,最后病入骨髓、体痛致死的寓言故事。意在告诫世人特别是为政者,应该勇于正视现实,直面个人灾难、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救治措施。作者在阐释道理、叙写过程中,赞颂了扁鹊之神智而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愚顽,语言简单平实,无繁复累赘,无咬文嚼字,实为佳作。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15篇诗文 ► 18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精卫填海

佚名 佚名〔先秦〕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山海经》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木石填东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市,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述异志》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成相杂辞

荀子 荀子〔先秦〕

请成相:世之殃,愚闇愚闇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
请布基,慎圣人,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愚而上同,国必祸。
曷谓“罢”?国多私,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埶移。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下爱民。主诚听之,天下为一海内宾。
主之孽,谗人达,贤能遁逃国乃蹙。愚以重愚,闇以重闇,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大其园圃高其台。
武王怒,师牧野,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吕尚招麾殷民怀。
世之祸,恶贤士,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春申道缀,基毕输。
请牧基,贤者思,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辨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不由者乱,何疑为?
凡成相,辨法方,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说欺不详。
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谗夫弃之,形是诘。
水至平,端不倾,心术如此象圣人。人而有埶,直而用抴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息灭,圣人隐伏,墨术行。
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埶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有深藏之,能远思。
思乃精,志之荣,好而壹之神以成。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之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上以事祖考。
成相竭,辞不蹙,君子道之顺以达。宗其贤良,辨其殃孽。请成相,
道圣王,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泛利兼爱德施均。辨治上下,贵贱有等明君臣。
尧授能,舜遇时,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圣贤,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南面而立万物备。
舜授禹,以天下,尚得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甽亩,任之天下,身休息。
得后稷,五谷殖;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禹傅土,平天下,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
天乙汤,论举当,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隐过疾贤,长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
不觉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达,蒙揜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比周欺上恶正直。
正直恶,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己无邮人,我独自美,岂独无故?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反复言语生诈态。
人之态,不如备,争宠嫉贤利恶忌;妒功毁贤,下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埶,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厉王流于彘。
周幽厉,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
欲衷对,言不从,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托于成相以喻意。
请成相,言治方,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莫得相使,一民力。
守其职,足衣食,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莫得贵贱、孰私王?
君法仪,禁不为,莫不说教名不移。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威不分。
请牧基,明有祺,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修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
言有节,稽其实,信诞以分赏刑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吏敬法令莫敢恣。
君教出,行有律,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各以宜,舍巧拙。
臣谨修,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后世法之成律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买椟还珠

韩非 韩非〔先秦〕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椟,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 。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