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论诗三十首·二十二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奇外无奇更出奇,一波才动万波随。
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诗至于唐,本已难于再出奇境来,谁知宋人偏偏翻空出奇在奇境之外。标新的诗论刚一下垂,立刻就引来千万缕波纹、层出不穷的流派。
我只知诗歌在苏黄之后再无新意,又有谁能够成为诗坛上的逆流,横流沧海?

注释
苏黄:苏轼、黄庭坚,北宋著名诗人。苏诗气象阔大,豪放飘逸;黄诗气象森严,生新瘦硬,对北宋诗坛都有很大的影响。
沧海横流:狂流泛滥,比喻诗坛上的逆流,可能是指江西诗派。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自苏、黄更出新意,一洗唐调,后遂随风而靡,生硬放佚,靡恶不臻,变本加厉,咎在作俑。先生(元好问)慨之,故责之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苏轼、黄庭坚是北宋影响巨大的著名诗人,两人的诗歌都有很高的成就。苏轼的诗歌气象宏阔,铺叙宛转,意境恣逸,笔力矫健,常富理趣,但苏诗散文化、议论化倾向明显。苏轼有满腹才学,难免在诗中卖弄,以出新意。黄庭坚作诗则力求新奇,选材僻熟就生,喜用他人未用的典故和字句,造拗句,押险韵,做硬语,诗风生新瘦硬峭拔,善于出奇制胜。他所用“夺胎换骨”、“点石成金”增加了“以才学为诗”的倾向。

  苏、黄两人在技巧上力求出新,对传统有所发展变化,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因此元好问承认了他们在诗歌上的成就“只知诗到苏黄尽”和影响力(“一波才动万波随”)。但是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论诗三十首·二十二》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对求奇追险诗风及其流弊的批评。此诗前两句以波澜壮阔的海浪为喻,揭示文学创作和时代变迁、发展的规律;第三句说苏轼黄庭坚是宋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被公认为是宋诗的巅峰;末句笔锋陡转,提出疑问,在这个“沧海横流”的时代,谁又能成为新的引领者,推动诗歌继续向前发展呢?诗中既表达了对苏黄诗歌成就的敬仰和辩证思考,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文学发展的殷切期望。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929篇诗文 ► 33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 自咏

王丹桂 王丹桂〔金朝〕

云何便会做痴憨。只为番番世事谙。度日随缘不外贪。处云庵。渴饮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菊

王庭坚 王庭坚〔金朝〕

斗鸡台下秋风里,白白黄黄无数花。日暮城南城北道,半随榛棘上樵车。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会州道中

马舜卿 马舜卿〔金朝〕

山腰薄雪眩朝暾,未放阳和入烧痕。
一片长安世情月,梨花院落几黄昏。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