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歌
佚名〔先秦〕
皇祖有训。民可近。
不可下。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
一能胜予。怨岂在明。
不见是图。予临兆民。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训有之。内作色荒。
外作禽荒。甘酒嗜音。
峻宇雕墙。有一于此。
未或不亡。惟彼陶唐。
有此冀方。今失厥道。
乱其纪纲。乃底灭亡。
明明我祖。万邦之君。
有典有则。贻厥子孙。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
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呜呼曷归。予怀之悲。
万姓仇予。予将畴依。
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弗慎厥德。虽悔可追。
羔裘
诗经·国风·桧风〔先秦〕
羔裘逍遥,狐裘以朝。岂不尔思?劳心忉忉。
羔裘翱翔,狐裘在堂。岂不尔思?我心忧伤。
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
老子二章
老子〔先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为始,原本作“不辞”,据敦煌本改)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仓颉造字
佚名〔先秦〕
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今之可相别异也,构造书契。《说文解字》
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历代名画记》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古文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