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诸葛武侯故里

李振钧 李振钧〔清代〕

沂城南门枕河流。丰碑穹隆树道周。篆画磨蚀堪指数,故里汉之武乡侯。

天厌火德群贼起。野无居人郊多垒。城市荒烟蔓草中,宫庭焦土残阳里。

先生避地走襄阳。少从从父去故乡。抱膝萧然吟梁父,至今指点卧龙冈。

分鼎早定天下计。后车得遇中山裔。蜀都虽曰安一隅,汉祚终能绵两帝。

可怜五丈起悲风。大星夜陨隳成功。汤沐邑有田桑乐,老臣不得娱其躬。

恨不使公歌昼锦。混一归来集欢饮。山东既入魏版图,义岂容归心已审。

人生那必正邱首。惟赖大名垂宇宙。楚材晋用迁地良,东夷西夷万岁寿。

一时同里殊愦愦。择木而栖昧前戒。丈夫大节不能明,展转伪朝几成败。

志乘同书古姓名。鸿毛曾重泰山轻。遗爱即如羊叔子,岘碑空洒泪纵横。

遥忆锦官城外柏。丞相祠堂耀金碧。黄尘飞捲白杨风,何处追寻旧园宅。

李振钧

李振钧

李振钧,字海初,太湖县人。道光己丑一甲一名进士,授编修。有《味镫听叶庐诗草》。► 1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治平篇

洪亮吉 洪亮吉〔清代〕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拥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玄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敌。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也。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空园数日无芳信

吴翌凤 吴翌凤〔清代〕

空园数日无芳信,恻恻残寒犹未定。柳边丝雨燕归迟,花外小楼帘影静。
凭栏渐觉春光暝,怅望碧天帆去尽。满堤芳草不成归,斜日画桥烟水冷。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高邮雨泊

王士祯 王士祯〔清代〕

寒雨秦邮夜泊船,南湖新涨水连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