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闽关

刘基 刘基〔明代〕

关头雾露白蒙蒙,关下斜阳照树红。
过了秋风浑未觉,满山粳稻入闽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闽关上云雾迷漫,白茫茫一片,关下西下的斜阳将秋树照得艳红。
秋风吹来,就好像一点也没感觉到,进入闽中,眼前所看到的只有满山遍野的粳稻了。

注释
闽关:指位于福建的武夷山的关隘,是由赣入闽的必经之地。闽,福建的别称。
关头:即关上。
雾露:即云雾。
浑:全。
粳(jīng)稻:水稻的一种,茎秆较短,米粒短而粗。

参考资料:完善

1、 迟乃义著.明人绝句的诗情画意.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06.第7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具体时间不详。作者跨越关山入闽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中愉悦之情难以言表,于是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白寿彝等主编.韩兆琦等选注,文史英华 诗卷.湖南出版社.1993.12.第870页
2、

赏析

  刘基这首诗主要写过闽关时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过闽关所见的景色;后两句写入闽中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以动写静,诗人于清晨时分登上闽关,此时关头被露滴雾罩,白茫茫一片;而当他走到山下,已是傍晚时分,秋树一片嫣红。诗人穿越的山路上的景物和感受固然丰富,却也免不了历经艰辛和山姿水色。然而,诗人并未描绘这些纷杂的景物和感受,而是选取了关头和关下两幅静止而深刻的画面:白雾和红树。这些画面或许是一日之中记忆最清晰、最典型的美景。诗人将它们紧凑地连接在一起,句中使用“关头”、“关下”标明不同地点,“雾露”、“斜阳”暗示时间的流转,犹如电影的镜头组合一般,营造出一种动势的连续感。于是该

展开阅读全文 ∨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1698篇诗文 ► 19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良知四首示诸生·其一

王守仁 王守仁〔明代〕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六首

陈铎 陈铎〔明代〕

【北中吕朝天子】

趁芦花晚潮,泊垂杨画桥,自一种江湖乐。风风雨雨小窝巢,无半点红尘到。篷底狂歌,槎头闲钓,对青山长醉倒。足不踏市朝,身厌挂紫袍,谁及俺渔家傲。

老妻将舵扶,痴儿把棹鼓,那里得人憎恶。分明行在辋川图,狎几点鸥和鹭。蓑笠生涯,烟波人物,这家风无约束。钓秋风巨鲈,倒斜阳酒壶,谁及俺渔家富。

名儿虽淡薄,船儿虽窄小,白眼把公卿傲。瓦盆新酿谩笏着,一任顽和笑。伏虎权符,封泥宣诏,但来的都告缴。紫莼羹味高,绿蓑衣祸少,谁及俺渔家乐。

绿阴阴柳堤,静幽幽钓矶,终日孤篷系。纶(有作长)竿抛却醉如泥,落一觉齁齁睡。不问得失,不谈兴废,把前程明当黑。守粗衣淡食,免奴颜婢膝,谁及俺渔家贵。

知机处许咱,上书时无俺。沧浪水明如鉴。相逢常是半装憨,任意把船儿缆。紫绶金章,雕阑朱槛,但提着惊破胆。喜莼鲈味甘,见尘埃面惭,谁及我娱清淡。

自逃名放形,惯赤脚露顶,怕的是征书聘。闲来一曲总升平,再无甚别歌咏。山寺钟余,江豚风静,拥芦花方睡醒。是非又不听,利名又不争,谁及俺心肠硬。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文山祠

边贡 边贡〔明代〕

丞相英灵迥未消,绛帷灯火飒寒飙。
乾坤浩荡身难寄,道路间关梦且遥。
花外子规燕市月,水边精卫浙江潮。
祠堂亦有西湖树,不遣南枝向北朝。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