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韦应物〔唐代〕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客人从东方过来,衣服上还带着灞陵的雨。问客人为什么来,客人说为了上山砍伐树木来买斧头。百花正在悄悄地盛开,轻盈的燕子正在哺乳新雏。去年一别如今又是春天,两鬓的头发不知又生出多少。

韵译
你从东方回到长安来,衣裳沾满灞陵的春雨。
请问你来此为了何故?你说为开山辟地买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开,习习和风燕子新孵雏。
去年一别如今又逢春,双鬓银丝添生了几缕?

注释
冯著:韦应物友人,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
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因汉文帝葬在这里,改名灞陵。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诗人与朋友别后重逢,对朋友的遭遇深表同情,同时予以慰勉。全诗叙事中抒情写景,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既情意深长,又生动活泼,清新明快,回味无穷。它的感人,首先在于诗人心胸坦荡,思想开朗,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前途有展望,对朋友充满热情。因此他能对一位不期而遇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深表同情,体贴入微而又积极勉励。

  本诗首二句主要是说冯著刚从长安以东的地方来,还是一派名士兼隐士的风度。接着,诗人自为问答,料想冯著来长安的目的和境遇。“采山”句是俏皮话,打趣语,大意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寓意即谓谋仕不遇,心中不快。诗人自为问答,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大历四年(769年)或十二年(777年)。韦应物于大历四年(769年)至十三年(778年)在长安,而冯著在大历四年(769年)离长安赴广州,约在大历十二年(777年)再到长安。据韦诗所写,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年)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后又来到长安。韦应物对这样一位朋友是深为同情的,故而创作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长安遇冯著》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友人冯著在长安相遇时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诗人对失意沉沦的冯著的理解、同情、体贴和慰勉之意。全诗笔调亲切而略含诙谐,写得情深意长,清新活泼,含蓄风趣,逗人喜爱,读来似乎一览无余,品尝则又回味不尽。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生卒年不详),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官员、诗人,世称“韦苏州”“韦左司”“韦江州”。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588篇诗文 ► 15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杳杳寒山道

寒山 寒山〔唐代〕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午

文秀 文秀〔唐代〕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