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赠杜甫

李白(存疑)〔唐代〕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至今记得,在饭颗山上与你相遇,刚好是正午太阳当顶,你头上戴着竹笠。
询问你,你我分别后为何如此消瘦?怕是这一段岁月里作诗太费辛苦。

注释
戏赠:意思是开玩笑的话。其实,所谓开玩笑,往往表现了至交之问的真情实话。
饭颗山:山名。相传在长安一带。“饭颗山头”一作“长乐坡前”。长乐坡也在长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编成的笠帽,用来御雨遮阳。
日卓午:指正午太阳当顶。
借问:请问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为语助词,唐时习语。
总为:怕是为了。
作诗苦:杜甫曾自言:“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首《戏赠杜甫》大约作于公元746年(天宝五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李杜二人自公元74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在洛阳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直至公元762年李白去世,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他们交往密切,曾同游齐鲁,此后虽难相见,但仍相互关心、思念。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志远等.禅诗今译百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6-7
2、 周坤著,《唐国史补》文学鉴析,中国商务出版社,2015.12,第189-190页

鉴赏

  《戏赠杜甫》是李白赠杜甫的诗。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唐代大诗家,虽然在年龄上李大杜小,相差了十一岁,他们却成了忘年之交。对诗歌艺术的狂热喜好和高深造诣,促使他们成为志同道合的知交,而共同的远大抱负、正义立场以及在政治上的失意境遇,更使他们情同骨肉,终身不逾。这高尚的友情,和他们美妙的诗歌一样,垂诸千古。

  在李白和杜甫的诗歌交往中,相互赠和很多。李白的这首《戏赠杜甫》,引起过前人的误解,都出在这个“戏”字上。郭沫者对此有过精辟的辨析。自从唐人孟棨解说为李白讥笑杜甫作诗拘束之后,似乎成了定论。郭沫若不然其说,是高明的见解。郭对诗的末两句解释为李问杜答,信增亲切,不失为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戏赠杜甫》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来描绘出诗人在饭颗山上遇见头戴竹笠的杜甫的重逢情景;末两句为李问杜答,新颖别致,给人以倍增亲切之感,似是玩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全诗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生动诙谐地塑造出杜甫苦心作诗的形象,亦暗喻自已也“为作诗苦”,情深意浓,展现出两位大诗人间的真挚友谊。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李邕

李白 李白〔唐代〕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闻 一作:见)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献钱尚父

贯休 贯休〔唐代〕

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
东南永作金天柱,谁羡当时万户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韦庄 韦庄〔唐代〕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