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涤山

叶绍翁 叶绍翁〔宋代〕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疲惫的身体只想卧倒在山林之中,道士朋友深知我心意,热情款留我。
山泉水流涓涓不息,就像中夜的细雨;天空的风势凛凛,仿佛四季都是秋天。
月光下,虎形的岩石显得淡雅,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里的云雾深邃,像通向另一个州郡。
九锁山虽然名为锁,但实际上并不锁闭,碧桃花开之后,我还会再来游玩。

注释
倦身:疲惫的身体。
羽客:指道士,因道士多求仙,故以羽化升仙为喻。
涓涓:水流细缓的样子。
凛凛:形容风势寒冷。
九锁青山:指九锁山,九锁是山的名字,形容山势险峻,仿佛有九道锁链锁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心疲惫的旅人,在道士朋友的热情款待下,于山林间找到宁静与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清新、泉水的涓涓、天风的凛凛以及月下的虎岩、云深的龙洞描绘得如诗如画。其中,“九锁青山元不锁”一句,既是对山势险峻的生动描绘,又寓意着自然之美并不因名字而受限,反而更加开放与包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又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理解的珍视。这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要学会寻找心灵的宁静,珍惜与他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善于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简析

  《大涤山》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以疲惫的身心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林丘的向往和与道士朋友的情谊;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林的景色;颈联以想象来映衬出山林的神秘和深远,亦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尾联流露出对山林的热爱和期待,也揭示了诗人与山林之间的不解之缘。全诗语言素净,虚实相生,诗人在山林中寻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

叶绍翁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54篇诗文 ► 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城道中二首

苏轼 苏轼〔宋代〕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

晏殊 晏殊〔宋代〕

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方山子传

苏轼 苏轼〔宋代〕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佯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扫码下载

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关注

古文岛公众号

© 2024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